日本排名第一的日本制铁公司,在经历2次对垒,遗憾收场的结局之后网上炒股配资,第三次奋起直追,终于收购了曾经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钢铁公司。
世界钢铁工业的格局,是否要迎来了惊天变化呢?
或许,一切为时尚早吧!
1.第一次较量
日本制铁公司的雏形,来自于明治维新时期在日本福冈县八幡村,成立的一个小型国营冶铁厂。
后来得益于甲午战争中国的赔款,他变成了官营的八幡制铁所,一跃成为日本钢铁工业的一颗新星(日俄战争前,生铁产量占日本全国 53%,钢材占 83%)。
日俄战争的催化,八幡制铁所的生铁产再次飙升,“粗钢产量达 7.1 万吨”,是原来的三倍。
在日本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时候,美国人也没闲着,他们的钢铁行业,正迎来一场巨变。
1898年,经过美国著名银行家摩根的纵横捭阖,一家可以跟美国卡耐基钢铁公司匹敌的钢铁巨头-联邦钢铁公司出现。
但是面对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不屑一顾,摩根狠下心来,准备干一票大的。
1901年,他通过多方渠道,找上了卡耐基公司的总裁查尔斯.施瓦布,敲开了老卡耐基的房门。
在说服老卡耐基同意后,两家美国最大钢铁公司合并,美国历史上的超级钢铁巨头-美国钢铁公司成立。
而八幡制铁所在1934年,通过吞并几家公司之后,也成了日本历史上的超级钢铁巨头-日本制铁。
二者一个在东,一个在西,熠熠生辉。
二战爆发,二者终于可以叫上进了。
日本制铁的任务,是要承担了日本军国主义,对外扩张的工业机器。
而美国钢铁公司,则承担了美国人在反法西斯战争钢铁供应的责任。
日本战败后,日本制铁一度濒临崩溃,而美国钢铁公司靠着美国强横国力和消费需求,一跃成为世界排名第一钢铁行业龙头。
这是他们的第一次较量,日本制铁碍于日本的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,以惨败收场。
2.第二次较量
二战中的日本,终于尝到了野心的代价,整个国家的工业,几乎陷入绝境。
若没有外力的作用,想要恢复,本来需要很多时日。
但是,随着抗美援朝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爆发,美国为了支援自己在东亚和东南亚的军事行动,不得不把部分产业,转移到日本和韩国等盟国手中(还有对抗苏联的原因)。
日本借此机会,也把钢铁工业的发展,排在了优先位置。
虽然是二者各取所需,但日本的钢铁工业发展,却受益良多,1968年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家。
日本制铁虽在1950年分裂为八幡制铁株式会社和富士制铁株式会社,但是在1970年代工业浪潮的推动下,由日本主导,又重新合体,重新变成巨无霸型的钢铁巨头。
日本钢铁行业曾经的庞然大物,日本制铁,终于又回来了。
这一次,经历了重组和技术革新(如1957 年引进奥地利氧气顶吹转炉技术)后的日本制铁,无论是粗钢产能,再或者产品质量,已经超过了美国钢铁公司。
而美国的钢铁工业,因为技术和产能的转移,却走了下坡路,设备老化,工会又对技术革新屡屡阻挠。
这种事情,如果放在自由竞争的市场,美国钢铁公司,面对日本制铁对其国内市场的渗透,恐怕一点办法没有。
他们没办法在竞争力上压住日本制铁,只能借助美国政府之力,打压日本新制铁公司的工业发展。
1977年,美国跟日本签署了《维持市场秩序协定》,日本不得不限制自己对美国普通钢的出口份额。
随后,美国还不解气,又加增了特殊钢出口的限制。
历史上这种策略,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,“自愿出口配额!”
你出口多少钢到我们这里,是你自己愿意限制份额的,跟我们没关系。
因为美国的市场,做了太多的限制,日本制铁不得不另谋他路,寻求发展。
一方面,通过合资公司将日本某些炼铁技术转移到美国,以求逃避美国的贸易限制。
另一方面,又将自己过剩的产能和技术转移到中国等其他新兴市场,以维持自己钢铁工业霸主的地位。
这一次日本制铁与美国钢铁之间的较量,虽然又是日本制铁输了,但并不彻底,毕竟保存了大量元气。
相比之下,美国钢铁公司虽然胜了,但也是惨胜,因为其被保护了起来,所以自我革新和纠错的能力,再一次被掩埋。
他世界第一的地位迄今为止,再也没有恢复,反而地位一日不如一日。
3.二者面临着共同的敌人
日本人应该打死不会想到,当他们把自己的技术转移到中国后,会给自己招来多大一个敌人。
中国人非常聪明,他们不仅吸收了日本的技术,而且还会向全世界学习,等有了基础,便会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,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钢铁工业。
虽然我们国内的粗钢产量,分别于1993年和1996年超过美国和日本,荣登世界第一,但给他们钢铁行业最先带来冲击的人,并不是我们。
这些年,技术革新和产能爬升的,远不止日本和我们,还有欧洲人。
位于欧洲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,于2005年荣登世界第一钢铁公司的地位。
而我们的宝武集团,是在2019年,才超过安赛乐米塔尔,成为世界第一,然后一骑绝尘。
日本制铁和美国钢铁公司,相爱相杀了近一个世纪,在进入21世纪前后,扭头一看,真正的敌人,竟然是中国和欧洲。
4.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
关于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,有诸多说法。
有人说,这是双方相爱相杀多年的终局之战,最终日本人赢了。
还有人说,这是为了强强联合,追赶宝武集团,抢夺钢铁工业老大的地位。
第一种说法,我们已经从表面看到了结果,日本人赢了。
毕竟这次的特朗普总统同意收购,日本制铁可是付出了不少代价的,141亿美元收购费用,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“黄金股”(美国对被收购的美国钢铁公司,很多事项拥有一票否决权)的限制!
以下只是限制中的一部分,大家看看条款有多苛刻!
那么问题来了,为什么日本制铁,为什么要忍辱负重地答应呢?
其实,说忍辱负重,有点过了!
我们千万不要小看了日本人的精算能力,他们预计这笔收购买卖,在2026-2028 年会新增营收 135 亿美元,跟他们收购的价格相比,基本上就回本了!
最关键的是,日本制铁严重依赖他国的铁矿石,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之后,便能从美国钢铁公司旗下的不少矿脉中,获得优质的铁矿石。
甚至还可以,把美国人无法处理的旧钢回收利用,进一步压缩成本。
以上这些,再加上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补贴,日本制铁又怎么舍得美国钢铁公司这个肥肉呢?
那么问题来了,美国人为什么愿意把美国钢铁公司卖去呢?
大家现在看看美国钢铁公司在世界的排名就知道了!(来自世界钢铁协会的评估)
美国钢铁公司,名列世界第24位!
如果无法注入新的活力,恐怕要不了多久,它就有变成一个二流钢铁企业的可能了。
日本为了收购美国钢铁公司,既给足了诚意,又给足利益,更何况还答应转移先进的技术,助力美国钢铁工业的复苏。
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,美国人其实也算得很清楚。
写到最后
结合世界钢铁协会评估的数据,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后,便能把粗钢的产量,拉升到8000多万吨,以这种生产能力,一跃超过安赛乐米塔尔,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巨头。
未来再冲刺一番,未必不可以超过中国的宝武。
以前日本制铁,把美国钢铁公司当做超越的目标,如今,收购了美国钢铁公司,又要把宝武集团当作超越目标。
但问题是,日本制铁真的可以超越宝武吗?
机会肯定是有的,但问题是,日本制铁为了收购美国钢铁公司,承诺了太多限制条款。
翻阅人类历史,我们不难发现,收购一家公司很难,但比收购更难的是如何整合收购后的企业,为自己所用。
因为有诸多限制条款的束缚,为了日本制铁公司在整合的过程中,大概率不会太顺畅,甚至不排除美国人会使用一票否决权干预。
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自信,今天的钢铁工业,说走到尽头,或许还为时尚早,但想要有突破性的发展,恐怕也不容易。
不进则退的道理,大家应该懂,当初的美国钢铁公司,就是因为固步自封,才会对日本超越。
被别人超越,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,真正可怕的是,明明知道自己有错,却无法修改。
希望我们钢铁行业,能够再接再厉,形成自己的技术壁垒,在未来竞争中,可以永远保持创新和活力,保持优势。
那么,大家觉得吞下美国钢铁公司的日本制铁,能完成成功实现弯道超车吗?
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网上炒股配资,恳请“关注”后续作品
趣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